出国以后,我们不再是“真正的朋友”

final过了之后,有的小伙伴就面临着回国,曾经友好相处的老师同学也许因为时间和距离的差异,慢慢在记忆中换了模样...曾经我们无话不谈,后来小心翼翼,有些刻板印象在不经意流露,于是我也成了“刻板印象里的一部分”。我不想说什么,我怕我们不再是“好朋友”,但是又有些难受,是我变了,还是你变了?异国他乡,加在我们之间的差异,真的那么大吗?

From Panopath过来人留学

微信号:Panopath_liuxue

[以下人物皆为虚构,如有雷同,太过真实]

学校在我们走以后又修缮了不少,果然是一毕业就会装修的定律,老师办公室也搬了地方,很多同学的名字我都已经有点模糊了。班主任老师刚刚上完课,与我们唠嗑了一会儿。

班主任:“你们今天都过来看我,真好!我还记得你们的大学,你在清华,你在北大,你在南师大,你在南航大,你在...”

班主任看到我的时候顿了一下。

我(有些尴尬地一笑):“我在范德堡大学。“

班主任露出一种意味深长的表情:“哦~”

ok,fine,又有人认为我去了野鸡大学。

班主任:“那你是什么专业啊?”

我:“我还没决定,可能是人类教育管理吧。”

班主任:“啊,还有这样的专业啊,那你要回国工作吗?”

我:“我还没决定,看就业机会吧,可能更倾向于留在美国。”

班主任:“美国有什么好的,最近不还是在打贸易战吗?回国工作报效祖国多好。”

...好的。

几个同学和班主任聊得正欢的时候,我悄悄退到了旁边,这时候一个以前和我关系一般的同学忽然跟我搭话。

同学A:“诶你现在在美国哪个州啊?”

我:“我在田纳西。”

同学A:“田什么西?”

我:“田纳西。”

同学A:“田纳西....没听说过,你们那里是不是有很多黑人?“

我:“有一些吧..."

同学A:“那是不是很不安全?你有没有遇到过枪战?”

我:“呃...”

我掐了掐手心,纠结要不要回怼一下这种赤裸裸的种族歧视。但是想到这个话题涉及多少背景信息,解释起来很麻烦,基于以前的经验,我觉得同学不了解也有可能不想了解,我直接闭了嘴。

结果这么一拉下脸,扫了所有人的兴致。还是省省力气,微笑好了。

我猛然从回忆里被拉回现实。

啊,妆还没化呢。

距离晚上聚餐还有几个小时,同学几个就约着去逛街。

在一家店我看到一条黑色吊带裙,款式很好看又有点小性感,我便打算试一试。

没想到一件衣服又引发了争论。

同学B瞧见了问我:“这条裙子看起来好性感啊,你适合吗?”

我回答道:“我平时也有很多吊带裙啦,我觉得穿起来凉快又好看。”

同学B:“你们平时穿这个上课的话老师不会介意吗?我们国内学校都很少有人穿得像这样哎。”

我心里稍微有点不舒服:“不会的,我很多同学都这样穿,还有穿热裤拖鞋上课的,教授也是不管的。”

同学B: “我有点不太能接受这种风格诶,感觉太暴露太成熟了。”

我心想再谈论下去也没有多大意义,只是说:“那我先去试一试再说。”

我明白我与我的初中同学在穿着风格方面也不属于同一个圈子了。虽然心里有些不舒服,但我知道其实这件事也无关对错,只是大家的价值观有了差异,我所认为的休闲舒服在她们看来就成了暴露随意。

唉。

这样想着,我出了更衣间,很意外地看到她们露出了有些惊讶的表情。

B围着我转了一圈,有点羡慕地说:

“没想到你穿上还挺好看的!虽然我暂时不能接受,但说不定希望以后有机会去美国念书,也像你一样穿。”

我一愣,之前还有些纠结的心思顿时解开了一些,有些如释重负地笑了。

逛完街,差不多也到了吃晚饭的时间。

大家一起走到聚会的地方的时候,我还是在动心里的小九九,有点后悔自己是不是不应该参加这场聚会,会不会还是和之前见老师那样尴尬,等会儿在餐桌上会不会同学们都讨论一些最近国内发生的事,完全插不上话。

包间的门再次被推开,同学A风尘仆仆跑了进来:“哇,大家都来了啊!”

她拉开椅子坐在我旁边,絮絮叨叨:“诶你现在好漂亮啊,是不是出国以后都会化妆啊?”

我:“没有没有没有,昨天眼睛肿了今天画一下,你这个包好可爱啊,在哪里买的呀?”

A:“诶,还是我从香港带玩的时候带的,这个牌子好像在美国很多吧?“

这个话题不会是…又要代购预备了...?以往总是被各种远房近房亲戚要求代购的我警惕起来。

我:“哦哦,我们学校比较村,我不怎么去商场。”

A(若有所思):“这样啊...”

诶,好像不是要叫我代购的样子。

松了一口气,正准备夹糖醋排骨,A又说话了。

A:“我好羡慕你呀,像我到现在都还没放假。”

我:“啊,我课上完了,我们放得早。"

A:“哇,你们上学时间好短呀。”

我:“还好还好,我觉得过得蛮充实的。”

A:“那挺好啊,我看你朋友圈上学的时候都在晒风景,天天出去玩好棒啊!”

我:”那倒不是啦...晒的是我学校的风景,否则就得晒我每天掉的头发了。"

A:“哈哈哈哈哈哈哈哈,我有听说!美国上学真的蛮累的,一进去就上手写英文论文,我超佩服你的。”

老脸一红,心里有点小开心。

酒足饭饱之后,大家又咋咋呼呼地讨论去哪玩。本已经有点累的我架不住同学们的热情,只好答应一起去。

A提议说:“我们去ktv唱歌吧!”

我也提议:“我们去清吧吧,那里环境比较好,可以一边听着慢摇一边小酌,而且比较安静适合deep talk。”

C笑道:“去清吧有什么意思,我们去club蹦迪嘛!”

我心里有点疑惑,怎么回国后大家都喜欢一言不合就去喝酒蹦迪啊,之前在国外已经被room party搞得头昏脑胀的我本以为回国后能清真一些,哪知道老同学也热衷于这些深夜局。

酒吧里音乐震天响,我不太想喝酒,坐在吧台点了一杯果汁,被A嘲笑我:“都来了酒吧还不喝酒,你也太像个老年人了吧!”

我看她喝了好几杯鸡尾酒,只是摇摇头:“我喝橙汁就好。”

这时C来拉我们:“我们去舞池蹦迪吧!今天的DJ是那个很有名的打碟特别厉害的!”

我婉拒,她们俩又好奇地问我:“听说美国party很多的哎,你在美国都不蹦的吗?”

“在那边必须要年满二十一岁才能喝酒,而且学校地理位置比较偏,没有什么丰富的夜生活。偶尔和朋友一起聚会我也只喝软饮,所以回国后也不太适应喝酒蹦迪了...”我解释道。

她们几个恍然大悟的样子,嘴都发出“ooooooo”形,顺手也点了几杯橙汁跟我cheers,还问道,“哎,之后能不能多和我们说说美国的事情,和我们原来想的美国不一样,好有意思啊。”

嚯嚯,好啊。

回家后,我精心挑选了(顺便p了所有人)两张照片发朋友圈。

今天终于见到了好久没见的初中姐妹们,好想你们哦~

26分钟前:

小A,小B,小C

小A:小仙女们真漂亮~

小B:哪有哪有,你们最漂亮!

小C:超级想你们!以后一定要常联系!

圈子不同,如何相处?

我们,真的还会再常联系吗?

圈子注定不同,我们,真的还有可能像以前一样亲密吗?

不一定。

随着我们在不同的环境成长,想法和观念也渐渐有了分歧。我们有了不同的朋友,受到不同的影响,有了自己的社交圈。曾经的一拍即合,似乎也变的遥不可及。也许圈子不同,我们必定会被疏远,不再像以前一样亲密。

但是,如果你们彼此都珍惜这段友谊,就不要害怕改变你们的相处方式,为对方退后一步,寻找一个彼此都感到舒服的平衡点。比如,一起去存有你们共同回忆的地方,或者尝试做一个两个人都没有去过的事情。其实,我们并不一定需要改变自己,来强求自己去适应和融入对方的圈子,而是应该彼此常常沟通和交流,来真正地了解对方的改变和现在的对方。我们永远无法融入所有圈子,也许能维持住自己最珍惜的友谊,便是最好的结果。

就譬如即使大家所偏爱的穿衣风格不同,我们不是去互相鄙视或者暗地里judge,而是试着去了解去接受对方,甚至大胆尝试以前所没有涉猎过的风格。彼此尊重是最关键的,就算不能接受,也要尊重别人那样做的权利。

随着成长我们总会有不同的圈子,总会有不理解对方的时候,难道因为这些就要放弃曾经的好朋友?如果只是因为不在一块生活,距离稍微远了点没有办法及时交流,就去放弃一个朋友,人生中可能就朋友变得越来越少。

友谊就像父母和婚姻一样,需要经营和维持。

也没必要奢求所有人都理解你。

我曾经在异国他乡被偷了衣服和钥匙,打电话给妈妈,除了安慰我什么也不能做。就连父母都够不着你,凭什么要求你的朋友做到完完全全了解你的生活,了解你的快乐和痛苦,了解你呢?

和过去的朋友见面可能尴尬还是尴尬,解释很麻烦还是很麻烦,但是有过试着去理解这个过程就已经很好了。说不定哪天还有小惊喜,哪天我的初中同学要是记住了我学校的全名的话,绝对会超级开心。

当然,如果对方真的是S13,完全没想着理解你,跟你无话可说还嘲笑你的话,算了算了。

真的只有两个建议:微笑+沉默。

或者回怼回去,举个栗子,模仿你的七大姑八大姨:你作业多吗?你暑假实习找好了吗?你期末考试难吗?你还要读研吗?你的专业好就业吗?

这样他们就会突然梦回家庭聚会被夺命狂问的噩梦,然后表演原地昏迷。

你有过类似的经历吗?

你怎么看待这种差异?

欢迎大家在评论区分享自己的看法

本文系授权发布,By 鸥酱,From Panopath过来人留学,微信号:Panopath_liuxue。欢迎分享到朋友圈,未经许可不得转载,北美学霸君诚意推荐

作者: 北美学霸君 0 view

评论一下

你的邮箱不会被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