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份子,中国年轻人“甜蜜的负担”

在刚刚过去的中秋、“十一”假期,一些中国民众在享受放假喜悦的同时,也因为“交份子钱”而苦不堪言。有网民透露:“十一”收8张请帖,每个随1000元(人民币,下同),整个“十一”已经没有快乐可言。

在中国部分地区有着结婚新人向宾客发红包的传统。2011年6月7日,艺人邓超、孙俪在上海举行婚礼,图为新人派发的500元红包。(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结婚花费5年升3.8倍,份子钱飙升

济南《大众日报》报道,份子钱作为中国传统习俗,讲究的是邻里之间在遇到喜事时一方面附上礼品礼金表示祝贺,另一方面也出于一种“互帮互助”思维。而如今,份子钱这种邻里之间互帮互助的属性已经逐渐减弱,更多成为一种礼仪性的存在。然而近日,有网民透露:“十一”收8张请帖,每个随1000元,整个“十一”已经没有快乐可言。

北京《中国新闻周刊》报道,根据智联招聘发布的《2022职场人国庆长假调查》数据,职场人在“十一”期间给出的份子钱,人均高达2369元。其中,给出1001至3000元的职场人最多,占比33.6%。

具体到“每份给多少”,在微博“同事结婚该给多少份子钱”投票中,认为“可以给,但没必要超过200”的占比近三成。排在第二的是“看关系,关系好的多给”,具体到金额,认为份子钱应该在500元以内的占比超九成。

然而落实到行动上,随份子这件事却没有网上说的那样“自由”。不少网民表示,“这年头儿,随200块钱都感觉拿不出手,随500块钱不好意思去吃席。”

这样的感受并非个例。新华网调查数据显示,年轻一代婚礼份子钱500元至1000元的占32.5%,1000元至2000元的占23.1%,2000元至5000元的占13.3%。不少年轻人感叹,“这不公平,父母那辈都是一两百,为什么到我们这里就要一两千?”

年轻一代份子钱“猛涨”,一方面是办婚礼越来越贵。结婚服务平台婚礼纪发布的《2022春季潮婚节结婚消费趋势洞察》数据显示,Z世代消费力提升,结婚投入越来越大。2021年,一对新人平均结婚花费25.3万元,5年翻升了3.8倍。上海、北京、杭州、深圳、成都是中国婚礼花费前5名。

同时,婚礼规模越来越小巧精致。数据显示,想要把婚宴控制在15桌至25桌的占比63%。

就婚礼风格而言,现代极简风、各具特色的复古风等小众元素成为流行,别墅婚礼、酒庄婚礼、山庄婚礼、泳池婚礼受到关注,私密性强、场地有特色成为新人挑选婚礼场地考量的重点。与之相应,婚宴价格也水涨船高。

在北京工作的“85后”卢娜在今年4月去三亚参加了发小的婚礼,随礼8000元。“我们是二十几年的好朋友,当年我婚礼她随了6000元。婚礼在海棠湾的五星级酒店,仅迎新的套间就五位数一晚。”

变相攒钱or单身税?不婚主义者选择不随

结婚份子钱能取消吗?尽管近些年网络上关于“礼金互免”、“不随份子”的讨论不绝于耳,但真正能实现“份子钱自由”的人并不多。

北京《中国新闻周刊》报道,“95后”张俊今年“十一”从北京回老家大连瓦房店过节,4天时间要参加4份婚礼,随4000元份子。“在瓦房店,一年到头说不上几句话的普通同学,只要给信儿,就是500元;关系好一点的随1000元,好朋友一般2000元。瓦房店普通人工资才四五千,一个假期,一个月白干。”

对于是否考虑“不随”,张俊表示,“生活中,不随礼等于不想跟你有任何关系。像我出门在外打工,就算我不在家,我爸妈还在家,以后我还可能回老家发展,随礼等于给自己留条后路。”

张俊有一个专门的红色账本,上面记满了工作以后随出去的份子钱,每一笔,给谁随,什么时间,什么事,随多少,都记得门儿清。“什么都能丢,就这账本不能丢,回礼回错数可就糟了。”

张俊表示,回礼是门学问,甚至比随礼都重要。如果我办酒席你随礼了但人没来,那我回礼如果人去的话,就多随100元,如果回礼时间比随礼时间晚了几年,会适当添加一些“利息”,总之不能叫别人吃亏。

在张俊看来,“其实随礼就是一点点撒出去的钱,一下收回来,积少成多,变相攒钱。真正收不回来的是少数,人人心中都有杆秤。”

但张俊的同事,不婚主义的林宁却没这么“幸运”,不婚不育者的份子钱可能意味着“只出不进”。“现在份子钱是一种单身税。我平时跟身边人聊天的时候就透露过我不婚,我不用别人随礼,别人随礼的时候我也不跟,主打一个互不相欠。”

不只是“不婚主义者”,在私企工作的邢欢也很少随份子,“私企人员流动性大,结婚互相不邀请才是礼貌。”“一般我只随1000元以上的份子。千元以下说明交情不深,随了礼,感情不会变好,不随也不会更淡。工作都这么累了,减少无用社交。”(完)

作者: 陆雨 0 view

评论一下

你的邮箱不会被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