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诺奖评委是一种怎样的体验?华人评委潘嫱:简直比获奖者还紧张

在2023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奖名单揭晓之际,一位华人女科学家亦引发关注。她就是2023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评委之一、瑞典卡罗林斯卡医学院教授潘嫱。

潘嫱2日发微博称,希望大家喜欢今年的诺奖。她称自己作为评委,居然有点紧张,很早就醒了。“为了镇定情绪,对着镜子说,又不是你自己得奖,紧张啥。因为自己也做新冠研究,为了怕大家猜出来,投完票一直躲在楼上,最后时刻才到发布会现场。”她还作为评委接受采访称,很高兴看到美国科学家卡塔琳·考里科(Katalin Karikó)成为第13名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女性科学家。潘嫱还晒出了诺奖评委专属午餐小蛋糕。

潘嫱作为诺奖评委接受采访。(图片来源:潘嫱微博)

诺奖评委专属午餐小蛋糕。(图片来源:潘嫱微博)

不少中国网民在评论中称,“这是我离诺奖最近的一次。”“原来对于普通大众如此高不可攀的诺奖,竟也可以这么真实这么近距离地感受。”深圳医学科学院(筹)创始院长、深圳湾实验室主任颜宁亦互动道:“知道微博上真有大神了吧。”

广东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官网的信息显示,潘嫱1988年至1993年就读于该院临床医学系,获得学士学位,1993年至1994年在广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呼吸病研究所任住院医师;1994年赴瑞典卡罗林斯卡医学院攻读博士学位,并于1999年获博士学位;2000年在哈佛医学院、2001年至2003年在瑞典卡罗林斯卡医学院进行博士后研究;2003年至今在瑞典卡罗林斯卡医学院从事科学研究工作。今年3月,潘嫱被遴选为2023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评委会成员,负责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筹备工作,拥有提名候选人的权力。

9月13日,瑞典皇家科学院年度大会宣布了6位新当选的院士,涵盖数学、地球科学、生命科学、医学科学和社会科学等多个领域,潘嫱亦榜上有名。

据悉,潘嫱在国际学术界拥有广泛的影响力,截至2022年10月,她已发表SCI收录的学术文章共计169篇,总影响因子达到2660。同时,她也与中国学术界保持着紧密的合作与互动。

潘嫱2017年曾作为优秀校友在中山大学毕业典礼上发言,微信公众号“中山大学校友会”刊发了她当时的发言内容。潘嫱透露,自己出生在电影世家,外婆是电影明星,外公是电影技术专家,爸爸妈妈在电影学院相识,一个学摄影一个学导演。她出生于一个公社卫生院,不到8岁,她爸爸得胃癌去世,激发了她要学医攻克癌症的梦想。

从中山医学院毕业后,潘嫱在广州医学院呼吸疾病研究所当了一名内科医生,“那时候的老师还不是家喻户晓,他叫钟南山”。在钟南山的影响下,潘嫱认识到做一名好医生,需要不断学习,需要学习做科学研究。于是在广医度过短暂的一年后,她决定去瑞典读书。后来,潘嫱在卡罗林斯卡医学院读了博士学位,在哈佛医学院做了博士后,然后一路从助理教授、副教授做到当年卡罗林斯卡医学院最年轻的教授之一。她称自己每周工作七天,20年如一日,从不觉得厌倦,也不觉得特别艰辛,因为医学研究是她的真爱。(完)

作者: 余波 1 view

评论一下

你的邮箱不会被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