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坦福offer来啦,套磁信还石沉大海。。。

正式决定申请出国已经是大三下的三月份了,因此准备时间并算不充裕,标化考试一直到10月头上才考完,所以前期感觉压力不小。申请的几个主要步骤是9月份确定选校和program,然后10月和11月一边套磁一边写文书,11中旬开始填网申,这期间也一直在推进学校里的科研工作。

因为22年的疫情封控,我的标化考试时间一直在推迟,托福是9月底考出来的,GRE则一直到10月中旬才考。为了不让语言考试挤占过多时间,我基本上都在考前一个月才开始突击准备,尽可能地缩短战线。毕竟语言成绩在申请的各项材料中不占什么分量,一旦过线我就没有继续在这上面投入时间。

我选择出国留学的最终目标是读PHD,但是又还没有积累足够的科研经历,也没有发表paper,所以最后选择了MS/PHD混申。这样一来我在选校上花了不少时间。我首先把ME这个专业比较好的学校都浏览了一遍,结合科研导师给的建议初步圈定了二十个左右的待选项。然后对每个学校流体力学方向的课题组进行了一番研究,确定了比较想去的十几所。最后再根据申请难度决定哪些申MS哪些申PHD。虽然选校的过程非常繁琐,但我认为这个过程也帮助我更好地梳理了自己感兴趣的方向,并且对相关的课题组也有了更多了解,也让我最后取得了比较满意的申请结果。

申请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东西是三封推荐信,对于PhD申请而言这更是重中之重。我选择请两位科研导师和一位与我申请方向比较相关的高阶课老师帮忙写了推荐信。因为老师们都非常热心,所以推荐信的落实比较顺利。

虽然选择了申请一部分的PHD项目,但我在所申请方向上的科研经历其实只有正在进行的那一段,所以整个申请季我都把重心放在了科研上面。基本上是一边在写文书,一边把科研上的新进展补充到文书里面。虽然不像其他同学一样有亮眼的paper或者科研成果,但我对于正在进行的研究非常感兴趣,并且幸运地遇到了非常好的本科导师,所以并不觉得压力太大,反而每天都过得十分充实。这段科研教会了我很多东西,比如“磨刀不误砍柴工”,做实验的初期准备是万万不可马虎的,否则一个个小小的偏差可能会最终积累成大的失误。又比如做计划的艺术:做一个合理的计划其实是件难事,需要理性掌握自己的行动力;过于不切实际的计划容易“伤了士气”。再比如,要写出一篇好的paper,需要能够从自己的研究中提取出一个结构紧凑、逻辑通顺的“故事”,在设计实验和分析数据时也要时刻紧扣自己所研究的那个问题。

申请中虽然尝试套磁了很多老师,但基本上都石沉大海。我认为从中可以吸取的教训是,套磁之前还是要有充足的准备,而不是抱着买彩票的心态去给老师发邮件。须对老师的科研方向有足够坚定的兴趣、对自己在这个方向的科研经历有足够的信心,才能够充满热情地去做这件事。

最后,我在写文书和填网申上面也投入了不少精力。文书不仅仅请我在世毕盟的mentor(麻省理工学院博士毕业)看了几遍,还请自己的科研导师帮忙看了很多次。我在世毕盟的Mentor的建议侧重于文书中的“干货”,让我学会了如何有逻辑地把一段科研经历讲完整、讲明白,突显出自己在这段经历中得到了结论与收获。而科研导师则启发我在文书中融入自己的特性,展现出自己内心深处的思考和感悟。完成十几所学校的申请之后才发现改文书和填网申是一件工作量非常大的事,果然start early还是很重要的。

对世毕盟的评价:

非常感谢我在世毕盟的培训师和mentor,都非常nice并且很专业。申请过程中遇到问题的时候培训师小姐姐都会非常耐心地帮我解答,并且会定期跟进我的申请进度,让我心里很踏实。Mentor对于我的套磁和文书写作都给出了许多一针见血的建议,能够从经验丰富的researcher的角度指导我去梳理自己的科研经历。总体上世毕盟对我的申请提供了不少帮助。

作者: 留学小知识 0 view

评论一下

你的邮箱不会被公开